电机工程系 |
电机工程系包括学士、硕士、博士班,共有三十七位教师。本系以教授电机工程专业知识及培育国家建设所需之电机科技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
本系五大专业领域的发展重点如下:
1.电力与能源工程
电力自由化、电力系统稳定度、电力系统运转与控制、配电自动化、电力系统质量、再生能源及应用、轨道电力系统、无人水面载具、奈米科技及应用电力风险评估。
2.电力电子工程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直流/直流转换器、交流/直流转换器、变频器控制、控制IC设计、能源监控系统、储能技术。
3.控制工程
模糊控制、三C整合、家庭自动化、远距监控、机器人学、视觉伺服控制智能型运输系统。
4.通讯工程
数字讯号处理、通讯工程、行动无线网络、音讯处理、光纤通讯系统、影像/视讯讯号处理、多媒体通讯、IP-Based网络等。
5.计算器工程
网络可靠度分析、分布式系统、智能型代理人、数据库、嵌入式系统、芯片设计、计算机网络、高速光纤网络、行动无线网络、多媒体通讯、排队理论、图形识别、遥测影像分析。
|
电子工程系 |
1.电子业在经济发展上具举足轻重之地位,产业界对中高阶层技术人才需求极为殷切。本系教学目标乃配合工业经济发展与产业界之需求,积极为台湾地区产业界培育高等电子专业技术人才。
2.本系发展重点为计算器工程、通讯与讯号处理、电波工程及集成电路与系统等四大领域,并强调四大领域技术之整合与应用。
3.未来本系将持续提升师资质量,扩充研究与教学实验室空间,毕业生就业路途宽广,前途全面看好。
|
化学工程与生物科技系 |
1.本系创立于1917年,原名「应用化学科」,历史悠久且教学质量卓越。2005年更名为化学工程与生物科技系,硕士班更名为化学工程研究所。2003年成立生物科技研究所,2012年更名为生化与生医工程研究所。教育目标为培养专精务实,具生物科技素养之化学工程师。研究领域为化学程序工程、生化与生医工程、材料与奈米工程、光电能源与环境。
2.本系教师具备杰出的学识素养与丰富实务经验,更拥有高度教学热忱与研究精神。教师皆利用数字学习网站,进行辅助教学,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与成效。部份课程以全程英文之授课方式进行,提升学生具有国际化的竞争力。大学部课程配有研究生协助教学。在研究所的核心课程也逐步改以全程英文授课,以因应愈来愈多的国际留学生,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之能力。为完成本系培育之目标,教学方面除授以基础理论外,特别加强实习课程、专题研究、及校外现场参观,增加校外实习课程,培养实用技术。
3.为提供学生充足的教学空间进行研究与学习,现有化学馆、化工馆、生物科技馆等三幢大楼,有系办公室、会议室、多媒体电化教室,教师研究室,教学用实验室及专业研究实验室。
|
土木工程系 |
土木系教学目标为培育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使能从事土木工程有关之规划、调查、测绘、设计、施工、检验及维护管理等专业工作,进而培养学生具有土木各专业 领域之进修研究能力,以本系教学研究成果,促使台湾地区土木工程环境向上提升,以改善民生工程之技术与质量。
教学特色:
1.强调理论与实务并重,与工程业界密切联系,增进教学效果。
2.配合科技信息之发展,进行土木工程计算机化及自动化之务实教学,
以培育具有专精技能之土木技术人才。
3.研究灾害原理,并研发各种灾害防救及灾后复建技术。
4.研究以安全为基础,生态为导向,以永续为目标之生态工法。于此本系未来之教学及研究.将继续着重于结构、大地、营建、管理、生态与防灾信息、水资源等方向发展,期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以改进岛内土木工程环境,提升生产力及工程质量,进而以教学研究成果,促进岛内、外学术交流、提升岛内科技地位。此外,本系为配合信息时代之趋势,同时积极推动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上的应用,期能将各类土木工程的评估、分析、设计及营建管理计算机化,另将配合工程界,结合教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方向,使技职教育体系落实于国家工程之长期发展。
|